> 组装机 > “何以格之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何以格之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何以格之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何以格之”出自隋代佚名的《熙宁祀皇地祗十二首》。

“何以格之”全诗

《熙宁祀皇地祗十二首》

隋代 佚名

折俎在笾,贲羹在豆。

何以酌之,酒醒是侑。

何以锡之,贻尔眉寿。

何以格之,永尔康早。

《熙宁祀皇地祗十二首》佚名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诗词:《熙宁祀皇地祗十二首》

译文:

折俎摆在土器上,

盛着美味羹汤的豆器。

该用什么来享用呢?

当然是清醒时喝酒。

该怎样奉献呢?

祈愿你拥有长寿的眉宇。

该怎样表达赞美呢?

祝愿你永远康健早晨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来自隋代,题为《熙宁祀皇地祗十二首》。它描述了祭祀仪式中的一幕:折俎(祭祀用的肉)摆在土器上,贲羹(一种美味的羹汤)盛在豆器中。诗人思考着如何享用这些祭品。他认为,应该在清醒的状态下饮酒,以达到最好的效果。同时,他希望通过这次祭祀能够祈求长寿和健康,向神明表达自己的敬意。

这首诗简洁而富有哲理。它通过描述祭祀仪式中的细节,传达了一种关于生活的思考。诗人在思考如何应对祭祀的礼仪时,也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。他将清醒和饮酒联系起来,暗示了人们应该在清醒的状态下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。同时,他通过祈愿长寿和健康,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这首诗没有具体的作者,可能是由多人合作创作而成。它展示了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。整首诗以简洁、直接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,给人以启迪和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