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组装机 > “一抹平湖三十里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一抹平湖三十里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一抹平湖三十里”的出处是哪里

一抹平湖十里”出自宋代项安世的《顺风过湖二首》。

“一抹平湖三十里”全诗

《顺风过湖二首》

宋代 项安世

维舟六日傍明山,待得风来始破颜。

一抹平湖三十里,听渠微横未须关。

《顺风过湖二首》项安世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顺风过湖二首》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。这首诗描绘了乘船航行在湖面上的景象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逍遥自在的向往。

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:

第一首:

维舟六日傍明山,

待得风来始破颜。

一抹平湖三十里,

听渠微横未须关。

第二首:

湖心有岛花丛里,

遥见湖头是庙门。

未到庙前人去尽,

水边山下有渔船。

诗意和赏析:

《顺风过湖二首》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乘船顺利地穿越平静的湖面的情景。诗人经过六天的等待,终于迎来了顺风,船只得以顺利前行。诗中提到“一抹平湖三十里”,展示了湖面的宽广和平静,给人一种闲适自得的感觉。而“听渠微横未须关”的句子,则揭示了船只行进的方向微微地横渡湖面,无需依赖关门,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顺从。

第二首诗则描绘了湖中心的花岛和湖头的庙门的景象。诗中提到,离庙门还有一段距离,但是湖边山下已经停满了渔船,显示了人们对庙宇的热爱和虔诚。整首诗通过对湖面、庙门和渔船的描绘,展示了湖光山色的美丽和宁静,以及人们对自然和信仰的向往。

这首诗以简约的语言,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,传递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。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湖水的宁静和广阔,以及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。整首诗意境清新、意境深远,使人心旷神怡,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。